成都發布租賃住房建設標準:人均使用面積不低於 12㎡
近日,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了《成都市租賃住房建設標準(試行)》,明確規定了租賃住房的人均使用面積、配套設施、消防安全等具體要求。其中,人均使用面積不得低於12平方米的標準引發廣泛關注。這一政策的出台,旨在保障租戶的基本居住權益,提升租賃住房的品質。
以下為政策主要內容的結構化數據:
項目 | 標準要求 |
人均使用面積 | ≥12㎡ |
單間最小面積 | ≥22㎡(含獨立衛生間) |
層高 | |
採光通風 | 臥室、起居室應有直接採光 |
配套設施 | 需配備洗衣機、冰箱、廚房設備等 |
政策背景與意義
近年來,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,成都作為新一線城市,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。租賃住房需求激增,但市場上存在部分住房面積狹小、配套設施不全等問題。此次新標準的發布,旨在規範租賃市場,保障租戶的居住舒適度。
據成都市住建局數據顯示,2023年成都租賃住房市場規模已突破500億元,年均增長率達15%。以下為近三年租賃住房相關數據:
年份 | 租賃住房市場規模(億元) | 同比增長率 |
2021 | 380 | 12% |
2022 | 435 | 14.5% |
2023 | 500 | 15% |
社會反響與專家解讀
新標準發布後,租戶普遍表示支持。市民李女士表示:“以前租的房子只有10平方米,非常擁擠,現在有了明確標準,租房更有保障。”但也有部分房東擔心成本上升,可能導致租金上漲。
四川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張教授認為:“新標準有助於提升租賃住房的整體質量,但需配套政策平衡房東與租戶的利益,避免租金過快上漲。”
未來展望
成都市住建局表示,下一步將加強對租賃住房市場的監管,確保新標準落地實施。同時,計劃通過補貼、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開發商建設合規租賃住房,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。
此次政策的出台,標誌著成都租賃住房市場向規範化、標準化邁出了重要一步,有望為其他城市提供借鑒。
查看詳情
查看詳情